东平博物馆,东平县博物馆

本馆概况PROFILE

游览须知
VISITING

每周一闭馆,其余时间正常开放。

上午:9:00-11:00

冬季:下午:2:00-4:00

夏季:下午:3:00-5:00

凭有效证件(身份证、驾驶证、军人证、老年证)登记参观。

联系电话:0538-2092099

青铜戈:干戈寥落四周星



文物小档案

名称:青铜戈

年代:周代(前1046年—前256年)

形制:直内戈,长550px,宽300px,援部尖锐,胡部两穿,阑部突出一齿,内部一穿

材质:青铜

馆藏:东平县博物馆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至元十(1278年),文天祥兵败被俘,被元军押过零丁洋时,写下这首著名的《过零丁洋》

诗中提到的干戈,是借用古代的兵器代指战争。干是盾牌,戈是击杀兵器。

东平县博物馆藏的这件青铜戈,为直内戈,长550px,宽300px,援部尖锐,胡部两穿,阑部突出一齿,内 [nà]部一穿,馆内与其相似的戈还有数件。

戈的形制

戈,流行于商周至汉代早期,战场上可啄、可推、可勾

戈的组成通常由戈头、柲[bì]、柲帽和鐏组成。

为木柄,多扁圆形方便手握安在兵器尾端,戈不用时插地上,也可用于刺击。

  戈头主要分为援、内、胡、阑、穿就是主要的刃,用来勾啄敌人援上下都开刃,上刃用于撞击刺杀,下刃用于勾啄位于援的后面,用来安装木柄,上面的矩形孔被称为“穿”是援向下弯曲延长的弧形部分内和援之间的凸起部分

戈的演变

《史记》记载,“伏羲造戈,以铜铸之”。通常认为戈是由石镰或石刀演变而来目前,考古发现最早的戈属于商代

商代前期上下锋缘基本对称内略长。后来,为使戈体与木柄连接更加牢固增加了阑装柄方法大多是夹柲,就是把木柄劈开一条缝然后把戈头夹进去用绳子缠紧

商代后期,援的上下锋缘不再那么对称,上锋缘稍微弧形,下锋缘比较平直,内变短了些,这时期出现銎内戈就是把内制造成圆筒状将柲套起来可解决戈体错位的问题,但易造成戈头与柲分开很快就退出军事舞台

西周初期为克服戈头倾斜问题将援的下刃延伸成胡出现了有胡的戈,胡不断加长和开刃勾割功能凸显。

   从制造角度来说戈头用料较少成本低可装备更多军队但弱点是,戈头固定在柲上,只要稍微松动杀伤力减。

战国后期,冶铁业萌发,出现少量铁质的兵器,西汉初期,冶铁技术提高,铁兵器大范围使用,青铜戈退出战场,变身为矛、戈一体的铁戟。

戈的文化意蕴

虽然退出历史舞台,但因其五大兵器之首,成为战争的代名词,并诞生了许多与武器、战争相关的成语,如大动干戈金戈铁马、同室操戈化干戈为玉帛等等。

贯穿青铜时代成为一种文化元素渗入中国文化中,频频闪现于文学作品。

文天祥《过零丁洋》诗中的“干戈寥落四周星”,意思是,投身抗击元兵四年多,如今战争在渐渐消歇。

至元十六年(1279年),文天祥被押解进京,九月十四日,他从汶阳(汶上)驿馆出发,天空如同时局,淫雨霏霏,道路泥泞,凄风冷雨的天气如同文天祥心中的阴霾,晦暗不明,途中,文天祥作《自汶阳至郓》一诗。

经过一天跋涉,十五日,文天祥住宿在东平驿馆,他凭窗而立,想到兵败的自己、沿途的萧条、投降的刘豫等,思绪万千,写下了《东平馆》:“憔悴江南客,萧条古郓州。雨声连五日,月色彻中流。万里山河梦,千年宇宙愁。欲鞭刘豫骨,烟草暗荒丘。”

诗中的郓州,即东平路,《经世大典·站赤》记载,东平路辖马站四处,其中东平驿站有驿马八十八匹。此诗表达了作者对山河沦陷的哀痛,对卖国投降者的愤恨,还我河山的的愿望,但随着南宋败亡而化为千古遗恨。北宋末年弃职潜逃、卖国投降的刘豫,曾在东平当过金国扶持的伪齐皇帝,尽管已死多年,也应拉出来鞭尸,方解心头之恨。这首风格沉郁悲烈的诗作,表现了文天祥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

九月十六日,文天祥从东平出发,前往东阿,连续五日的风雨天气,终于放晴,他的心情也稍有缓舒。出发前夜,还写下了《发郓州喜晴》一诗。

七百多年前的那一天,一代民族英雄、文坛巨星映照东平大地,留下三首瑰丽诗篇,这是东平的荣幸,更是东平的文化底蕴。